高老师 13933007414

您好,欢迎进入伟人故里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

红色故事

培训咨询

长江湘江红色培训基地

电话:

13933007414 高老师(微信同号)

QQ:84136144(王老师)

邮箱:84136144@qq.com

培训基地: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

红色故事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红色故事 >> 红色故事

深挖韶山精神富矿,伟人故里锻造新时代斗争品格

发布时间:2025-05-10

韶山干部学院

韶山冲的晨曦穿透薄雾,毛泽东故居前的荷塘泛起粼粼波光。在这片烙印着中国农民运动最初足迹的红土地上,韶山干部学院将红色历史淬炼成新时代干部教育的生动教材。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在此开启的不只是培训课程,更是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,一次"勇于斗争、实事求是"的思想寻根。

一、历史深处照见斗争哲学

1925年冬至的韶山冲,毛泽东创办农民夜校的煤油灯刺破封建黑夜。在毛氏宗祠的廊柱间,"谁是我们的敌人?谁是我们的朋友?"的阶级分析振聋发聩。韶山特别支部成立初期,党员们用算盘计算地租剥削率,用柴刀丈量土地分配,这种扎根泥土的调查研究,孕育出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的经典论断。历史证明,真正的斗争智慧从来不是书斋里的空想,而是脚踏泥泞的发现。

韶山干部学院将这种精神密码转化为教学资源。在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的田埂上,学员们带着复刻的《调查工作》手册,用脚步丈量当年社会调查的轨迹。农讲所旧址的案例研讨课,用"钟表匠核算剥削率"的历史细节,揭示出实事求是作为斗争武器的根本价值。这种时空对话式的教学,让革命年代的斗争策略变得可触可感。

二、三维课堂锤炼实战能力

学院创新构建"场景还原+案例推演+实践检验"的教学体系。在1:1复原的农民运动议事厅,学员们化身1927年的农会干部,就"如何争取中间派"展开沉浸式辩论。挑粮小道体验教学中,肩上的扁担与怀中的《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》形成奇妙互文,让"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"的认知从概念转化为肌肉记忆。

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教育,VR技术再现"韶山五杰"革命场景,AI系统模拟土地改革利益博弈。在乡村振兴案例库中,新时代驻村书记的实践智慧与历史经验碰撞出创新火花。某期学员借鉴农运时期的"算账工作法",设计出可视化乡村治理模型,正是历史智慧的现实转化。

三、现实大考书写时代答卷

培训成果在基层实践中持续释放能量。来自乡村振兴一线的学员,运用阶级分析法精准识别矛盾主体;参与社会治理的干部,参照历史经验创新群众动员机制。在韶山干部学院的案例墙上,既有运用矛盾论化解征地纠纷的实践,也有借鉴农运经验发展集体经济的创新,见证着红色基因的时代生命力。

当学员们在毛泽东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,誓言中激荡着历史与现实的交响。从农民运动讲习所到新时代干部学院,变的是教学手段,不变的是求实作风;易的是斗争环境,不易的是精神内核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,韶山干部学院始终以实事求是为罗盘,以斗争精神为引擎,续写着百年红色基因的教育篇章。

暮色中的韶峰宛如天然丰碑,学院教室的灯光次第亮起。这场永不落幕的红色教育启示我们:斗争本领的培养不在庙堂之高,而在田间地头;实事求是的真谛不存典籍之中,而在实践深处。当新时代干部带着韶山精神返回工作岗位,他们传承的不仅是历史记忆,更是破解时代难题的方法论密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