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老师 13933007414
党建引领强根基|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锻造新时代干部“硬核”能力
发布时间:2025-05-08湘江之畔,红色基因奔涌不息。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以"一江碧水映初心"为脉络,依托橘子洲头、新民学会旧址等红色地标,构建起"现场教学+沉浸体验+实践赋能"的特色培训体系。在这里,党员干部既能触摸《湘江评论》的铅字温度,又能感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。
一、历史长河中的红色基因解码
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,长沙湘江两岸镌刻着百年大党的奋斗密码。基地深度挖掘新民学会"改造中国与世界"的初心密码,围绕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像、李富春故居等21处教学点,开发出"重走觉醒之路"等特色课程。学员在橘子洲头诵读《沁园春·长沙》,在新民学会旧址复原"建党先声"讨论会,以时空对话形式激活红色记忆。
基地创新打造的"湘江红课"品牌,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、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等重大历史事件,转化为"决策沙盘推演""战地救护实训"等体验课程。在浏阳河畔的实景教学中,学员通过模拟"文家市转兵"决策过程,切身感受战略转折的历史必然性。
二、三维赋能打造培训新高地
理论铸魂:构建"必修+选修"课程矩阵,必修课涵盖《湘江战役的当代启示》等12门核心课程,选修模块包含"数字经济赋能"等前沿课题。邀请省委党校专家与基层模范组建"红蓝双师"队伍,确保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有机统一。
实践淬炼:在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现场教学点,组织学员参与"产业链党建"课题调研。开发"我为群众办实事"实践课程,要求学员带着调研成果返回工作岗位,形成"学习-实践-反馈"闭环。
数字赋能:运用5G+XR技术复原清水塘毛泽东杨开慧故居场景,学员可通过VR设备"穿越"到1921年的建党现场。搭建云端学习平台,将何叔衡故居讲解等43门微课纳入数字资源库,满足常态化学习需求。
三、红色动能转化发展势能
基地独创的"五维能力评估体系",从政治素养、战略思维、群众工作等维度跟踪培训成效。数据显示,参训干部返岗后推动民生实事落实效率平均提升27%,在疫情防控、防汛抗旱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率超过90%。
望城区某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参加"基层治理创新"专题培训后,借鉴a新民学会"问题研究会"模式,创立"周五说事"机制,半年内化解积压信访案件18件。这种将红色智慧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案例,正在三湘大地持续涌现。
【结语】
长沙湘江红色培训基地通过"历史场景现地化、理论教学场景化、能力培养实战化"的创新探索,让红色教育真正成为干部成长的"加油站"。当学员在湘江夜话中探讨乡村振兴路径,在智能制造车间解码高质量发展密钥时,红色基因正以创新姿态赋能新时代"赶考之路"。这片承载着初心使命的热土,持续为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,铸就担当之魂。